ECO FASHION
“循环时尚”

随着国际社会正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加速循环转型,艾伦·麦克阿瑟基金会(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EMF)在哥本哈根时尚论坛正式发起“ 循环时尚 ”(Make Fashion Circular)倡议,该计划旨在领导全球时装产业向循环经济转型。

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尽可能的优化原材料结构,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提高具有原料可再生、产品可降解等特性的生物基化学纤维,以及来源于废弃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纤维的使用比例;并转向基于循环经济原则的纺织品设计。通过材料、工艺和方案的选择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以及废弃后的循环利用率,最小化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同时,促进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提质升级。

共生

创作团队:罗晴雯

指导教师:王燕、龙凤梅、唐寿群

灵感来源于沙漠中植物的枯干 ,生命力顽强,消失殆尽又重生再造,一个又一个的循环模式,服装整体设计简洁从而达到服装体现沙漠广阔大气。

PAPILLON

创作团队:任洲玲

指导教师:王燕、龙凤梅、唐寿群

灵感来源于蝴蝶,而“蝴”又于“福”谐音,所以设计元素“蝴蝶”它被寓意为福禄吉祥的象征。

TIME

创作团队:廖冬瑞

指导教师:王燕、龙凤梅、唐寿群

灵感来源于《重启地球》,被时间和空间的推衍慢慢强大起来的人类文明,在自知和被知的过程中,已独自束缚起来,无法冲破包裹,越认可自身的博大和发展,越是无法看清越来越多的局限,人们常常觉得自己是这个星球的主宰,其实我们和植物动物都是共生的关系。

设计亮点:运用线与面的不规则分割,悬垂效果和褶皱,成为独立特行自我风格,采用冷色调个人压抑的一面,同时运用白色交织着,视觉效果突出。采取布料,提取于花演绎过来,层层叠加。

共生呼吸

创作团队:王玲莉

指导教师:洪波、周健文、唐寿群

设计灵感来源于植物覆盖城市却因快时尚的迅猛发展又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浪费 我会利用植物染色、铁锈染的方法传达一种植物、废弃物与人共生呼吸的概念。植物可以被天然降解作为土地的部分肥料,而不可降解的金属框架则可继续循环利用。

设计亮点:衣片与袖片上的分割线部分由约300片手工铁锈染欧根纱、植物拓染欧根纱用漩涡式剪裁后缝制而成。

设计细节:颜色是以手工铁锈染呈现的橘黄色作为主色,植物拓染欧根纱为辅色。 面料采用中密欧根纱铁锈染、植物染以及伤痕提花棉麻面料。 款式是以与人的体态结合,在衣片、袖片分割,再加入漩涡式的裁剪方法,裁剪不同颜色、不同大小的欧根纱,呈现出温柔、浪漫、共同呼吸的感觉。

二趾走鸟

创作团队:黄晓丹

指导教师:洪波、周健文、唐寿群

“有只鸟儿真奇怪,不会飞来跑得快,生的蛋儿大又多,敌人来了藏脑袋。”

它就是鸵鸟 我的灵感来源于鸵鸟 他们是地球最大的鸟类 通过对它们的了解∶它们虽然是鸟类却不会飞 有着强有力的后肢 虽然不会飞但它们又是赛跑冠军。

它们是世界上存活着的最大的鸟类,也是唯一的二趾鸟类 主要特征∶头小、脖子长、眼睛大、有杂毛等我将通过这些特征融入到服装廓形当中结合做成我理解的鸵鸟的感觉 。我通过抓住鸵鸟眼睛大双眼皮的特征采用了一些针织面料加填充棉仿生鸵鸟的眼皮 泡沫球和塑料球上色仿生了鸵鸟的眼珠 再抓住鸵鸟的肌肉感和杂毛给贴身的衣服做了杂毛人穿身上大腿的肌肉感达到一部分仿生效果 通过抓住鸵鸟的嘴巴的特征 和颜色用粉色和灰色的漆皮拼接成我想要的效果 既循环了时尚的服装廓形又做成了我想要的作品。

褴褛美学

创作团队:周颖

指导教师:洪波、周健文、唐寿群

我用“褴褛美学”做题目“褴褛”是随性的美,是希望男士也可以随性刚强的美,而不是局限于单一的,所以选用了牛仔这款面料,牛仔面料是70,80年代男士女士最热爱的耐磨切时尚的面料,我想赋予牛仔第二次大的“生命”。

“褴褛”是破坏是随性之所以我运用了破坏的手法,和漂白水的随性洒落在面料上,还用了漂白布用于扎染手法形成褴布。

设计亮点;用破坏的手法,染料的扎染,漂白液的自由洒落形成随性的汗水。设计细节:腰部的镂空设计,双领的设计,戗驳领和翻领的结合,戗驳领和拉链的结合。

在等春天

创作团队:李茂林

指导教师:王燕、龙凤梅、唐寿群

灵感来源于莫奈的画作色彩,他的画作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画作中看不到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的轮廓线,光和影的描绘是莫奈的最大特色。大面积使用的是提取画作中的笔触,服装上的面料改造是模仿了画作中的水波纹在平面的面料上又做出了立体的效果,莫奈的画作经久不衰成为了新的画派 在循环时尚的同时又创新这也是我选择作为灵感来源的原因。

设计亮点与细节是面料改造 面料是用欧根纱抽丝模仿画作的笔触,在欧根纱上作画再熨烫粘合在一起。在整张面料上运用平面裁剪做成纸皮西装,使得衣服像一张油画一样。再利用钩针勾欧根纱进行面料改造模仿水波纹路再利用饰品点缀,使得整个作品像是从画中走出来披上了油画。

生命源

创作团队:杨晶

指导教师:王燕、龙凤梅、唐寿群

灵感来源于海洋污染人类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正在使海洋付出可怕的代价;海洋温度升高和海平面上升及气候变化造成的海洋酸化;丢弃在海洋里的塑料袋,被塑料缠住脖子的海豹,被塑料绳缠住的蟹,海龟在吃塑料袋。运用了丙烯染料调制合适的比例,染出体现海洋动物与人类共同承受海洋污染带来的感受的面料改造。

Ryukyu·琉宿

创作团队:杨嘉鑫

指导教师:王燕、龙凤梅、唐寿群

灵感来源于大海丰富的色彩,从不同的角度看它不断变化和水的肌理的,大海的色彩和肌理是多层次,把它们运用到服装形体线条设计里,不同色彩的拼接搭配、创造水纹运动的错觉,不同颜色多层次的重叠,给人一波又一波相互交错的印象,大海动植物的游、动,在不同天气不同变化颜色无穷,我的主要面料运用了深色牛仔面料和多种不同色彩的褶皱面料等多种不同的面料为辅料,深色的牛仔布料对映了大海深处的蓝色深邃,多种不同色彩的褶皱面料对映了海洋中千变万化的动植物色彩斑斓,而不同的辅料点缀了海洋的生动。

迥异

创作团队:王焰坪

指导教师:洪波、周健文、唐寿群

灵感来源于百家被,在中国早期社会,小孩满一百天,会收集一百家人的布料生成百家被。以赋予旧事物新生命为理念,我将不同肌理的面料通过拼接的方式制成衣服。省去搭配的麻烦,更加有层次感。用不同的材质,风格进行拼接,也能在一件衣服上表现服装的多元化。在强调功能性的同时强调时尚度,异质的对比使设计更加新颖,而风衣材质与针织的拼接使服装兼具防风防雨性能的同时可达到保暖效果,网纱面料的加入使拼接更有特色。

林•森也

创作团队:万贤玉

指导教师:洪波、周健文、唐寿群

设计灵感: 全球气候变化与森林生态系统一直是国内外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领域,服装代表一种文化,一种潮流,以森林场景为主题打造低碳环保潮流,创造一种无污染,无毒害的健康生活。

设计说明:提取大自然的流行色彩,结合花草树木纹理的褶皱面料和西服面料,外加扭扭棒作为配饰,运用夸张的大廓形进行分割,镂空,褶皱等手法,意象的提现丛林生态场景。

创作团队:何鑫

指导教师:洪波、周健文、唐寿群

这一系列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夏日荷塘月色,整套设计弥漫一种池塘的甜美气息,用色活泼、清新,活泼中不失女性的柔美。色调的搭配,质朴与香艳,现代与怀旧,在脱俗不凡的设计风格中感受那份特有的轻柔与灵动,同时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依恋自然的心态,出淤泥而不“染”,粉色的荷花和绿色的荷叶代表着清纯,也正展现着我们美丽的青春,服装以冷色调为主色调,配以沉稳纯洁的白粉,巧妙的构思,形成了一副灵动的画面。